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史學導論
Introduction to History 
開課學期
110-2 
授課對象
歷史學系  
授課教師
傅 揚 
課號
Hist1004 
課程識別碼
103 14100 
班次
02 
學分
3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必帶 
上課時間
星期五2,3,4(9:10~12:10) 
上課地點
普504 
備註
第一、二週務必出席,否則逕予退選。
限本系所學生(含輔系、雙修生) 且 限學號雙號
總人數上限:50人
外系人數限制:5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1102Hist1004_02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此課程為歷史系一年級新生入門課程,主要目的為歷史學專業學科提供基本認識,包括歷史學和歷史學方法的簡介、如何閱讀與寫作歷史、以及史學史的基本發展等。課程並希望能啟發同學以多元暨寬廣的態度,瞭解歷史學科作為廣義人文學科一支的重要意義,以及「歷史」如何在我們當今的文化、社會、記憶和認同的議題中,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。它因此也規劃作為一門「歷史系」的導論課程,傳達給授課同學關於歷史學科與其他學科的互動發展,及如何藉此完備一個人文學的養成,並進而掌握其與人群社會的長遠關係。課程基本上以指定閱讀教材講授、分組討論和個別指導等方式進行。  

課程目標
見課程概述 
課程要求
閱讀指定和參考資料,積極參與討論課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另約時間 
指定閱讀
愛德華.卡耳(Edward. H. Carr)著;江政寬譯,《何謂歷史?》

其它讀物請見各週進度。以下著作建議再通讀至少一種:

1.John H Arnold著;李里峰譯,《歷史學》

2.莎拉‧瑪札(Sarah Maza)著;陳建元譯,《想想歷史》

3.普羅斯特(Antoine Prost)著;王春華譯,《歷史學十二講》 
參考書目
開學後公布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期末考 
40% 
 
2. 
分組討論與課堂參與 
30% 
討論課成績占總成績30%,由助教給分。 
3. 
平時作業  
30% 
共三份作業,內容與繳交時間將於開學後公告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2.18  課程說明 
第2週
2.25  從傳統史學到現代史學
討論課:閱讀梁啟超《中國歷史研究法》(「史之改造」),討論「傳統史學」的特點。
課程閱讀:《歷史學》(《歷史之源》),第3章。 
第3週
3.04  專業史學的發展
討論課:閱讀余英時,〈中國史學的現階段:反省與展望─「史學評論」代發刊詞〉(助教講解寫作註腳的基本規範)。
課程閱讀:王汎森,〈現在歷史是什麼?〉 
第4週
3.11  後現代的挑戰
討論課:閱讀王晴佳,〈如何看待後現代主義對史學的挑戰?〉。
課程閱讀:《想想歷史》,第6章 
第5週
3.18  專題演講(介紹重要學習資源or史學史議題) 
第6週
3.25  史料與歷史事實(I)
討論課:閱讀王汎森,〈什麼可以成為歷史證據─近代中國新舊史料觀點的衝突〉,並討論什麼是「史料」。
課程閱讀:《何謂歷史?》,第1章 
第7週
4.01  史料與歷史事實(II)
討論課:閱讀桑兵,〈日記內外的歷史─作為史料的日記解讀〉,討論日記、回憶錄等材料的史料特質與限制。
課程閱讀:《何謂歷史?》,第2章 
第8週
4.08  期中考週 
第9週
4.15  什麼是歷史解釋(I)
討論課:閱讀並討論霍布斯邦,〈我們能為俄國大革命史下定論了嗎?〉
課程閱讀:《何謂歷史?》,第3章 
第10週
4.22  什麼是歷史解釋(II)
討論課:閱讀並討論《想想歷史》,第5章
課程閱讀:《何謂歷史?》,第4章 
第11週
4.29  歷史與時間
討論課:閱讀並討論《我們必須給歷史分期嗎?》,第7、8章
課程閱讀:《何謂歷史?》,第5章 
第12週
5.06  公眾史學的內涵
討論課:閱讀《想想歷史》,第4章,討論專業史學與公眾史學應如何互動
課程閱讀:李娜,《公眾史學研究入門》,第1章。 
第13週
5.13  數位時代的歷史學
討論課:閱讀林富士,〈數位考證:人文學者的新素養〉,討論數位時代歷史學者取得的優勢與挑戰
課程閱讀:傅揚,〈「數位人文學」相關著作導讀〉,頁116-133。 
第14週
5.20  歷史教育與公民社會
討論課:閱讀《歷史思考大未來》,第4章,討論何為理想的「歷史教育」
課程閱讀:《何謂歷史?》,第6章 
第15週
5.27  期末考 
第16週
6.03  期末考週(端午節放假)